COD(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是用于检测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等)含量的仪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化学氧化反应(如重铬酸钾氧化法)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再通过比色或滴定等方式计算 COD 值。不同型号的 COD 测定仪操作细节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流程一致,以下是通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样品预处理
若水样浑浊(含悬浮物),需先过滤(用 0.45μm 滤膜),避免颗粒物干扰测定;
若水样 COD 值过高(如超过仪器测量上限),需用蒸馏水稀释(记录稀释倍数,最终结果需乘以倍数);
若水样含高浓度氯离子(如海水、工业废水),需加入硫酸汞作为掩蔽剂(氯离子会与重铬酸钾反应,干扰结果)。
试剂准备
按仪器说明书配制消解试剂(通常含重铬酸钾、硫酸银 - 硫酸溶液等,硫酸银为催化剂,加速有机物氧化);
准备 COD 标准溶液(如 100mg/L、500mg/L),用于仪器校准。
仪器检查
检查消解仪(或加热模块)温度是否可稳定控制(常用消解温度为 165℃,消解时间 20 分钟,具体以仪器说明为准);
检查比色计(或光度计)光源是否正常,比色皿是否清洁无划痕。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样品及试剂添加
取洁净的消解管,按比例加入水样(如 2mL)、消解试剂(如 1.5mL)、掩蔽剂(若需,如 0.5mL 硫酸汞溶液),轻轻摇匀;
同时做空白对照:取等量蒸馏水代替水样,加入相同体积的试剂,作为空白组(用于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干扰);
做标准曲线校准:取不同浓度的 COD 标准溶液(如 0、50、100、200mg/L),按上述步骤加入试剂,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2. 消解反应
将装有样品、空白、标准溶液的消解管加盖密封(防止挥发),放入消解仪中;
设定消解温度(如 165℃)和时间(如 20 分钟),启动消解程序;
消解完成后,等待消解管自然冷却至室温(或用冷水浴加速冷却,避免高温影响比色)。
3. 比色测定
若消解后溶液有沉淀,需静置至澄清(或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导致气泡干扰);
将冷却后的样品、空白、标准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注意避免指纹污染比色皿透光面,可用擦镜纸擦拭);
打开比色计,选择对应波长(重铬酸钾法通常用 600nm 左右,具体以试剂说明为准);
先测空白溶液,按 “空白校准” 键,仪器自动归零;
依次测定标准溶液,仪器会自动绘制标准曲线(或手动输入浓度与吸光度值建立曲线);
测定样品溶液,仪器根据标准曲线自动计算并显示 COD 值(若样品经过稀释,需乘以稀释倍数)。
三、操作后处理
数据记录:记录样品 COD 值、测定时间、仪器状态等信息,确保数据可追溯。
废液处理:消解后的废液含强酸性物质和重金属(如铬、汞),需分类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处理,不可直接排放。
仪器清洁:清洗消解管、比色皿(用蒸馏水冲洗,避免残留试剂腐蚀),关闭仪器电源,整理实验台。
四、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消解试剂含浓硫酸、重铬酸钾(强腐蚀性、毒性),操作时需戴手套、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若溅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消解条件控制:温度和时间需严格按仪器要求设置(如温度不足或时间过短,有机物氧化不完全,结果偏低;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试剂分解)。
校准频率:建议每次实验前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尤其是更换试剂或仪器长时间未使用时,确保测定准确性。
不同类型的 COD 测定仪(如快速消解仪、回流式测定仪)在操作细节上可能有差异(如回流法消解时间更长,约 2 小时),具体需结合仪器说明书调整。通过规范操作,可快速、准确获得水体 COD 值,为水质评价、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