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是用于测定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至开始流动时的温度(即滴点)的专用设备,其使用需遵循标准方法(如 GB/T 4929、ASTM D2265 等),核心是控制加热速率、准确观察液滴滴落时机。以下是详细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准备
仪器检查
检查仪器电源、加热装置(如电热丝、加热套)是否正常,温控系统(如温度计、热电偶)是否校准(需定期用标准温度计校准,确保误差≤1℃)。
检查试管、滴点杯(或滴油管)、支架等配件是否清洁无残留(若有旧样品残留,需用溶剂清洗并烘干)。
样品准备
取代表性样品(避免杂质),若样品凝固较硬,可先在 50℃以下温和加热软化(不可超过滴点),搅拌均匀至无气泡、无分层。
取样量需符合标准:通常滴点杯(或试管内样品柱)高度约 10mm,避免过满或过少(过满可能提前滴落,过少可能延迟)。
辅助工具准备
加热介质(根据滴点范围选择:低滴点用甘油,高滴点用硅油,避免介质沸点低于样品预期滴点)。
温度计(需符合标准,感温泡应位于样品中心且不接触容器壁)。
二、操作步骤
装填样品
将清洁的滴点杯(或试管)装满样品,用刮刀刮平表面,确保无气泡、无凹陷(若样品黏度过高,可微微加热容器辅助装填)。
组装仪器
将装样的滴点杯固定在支架上,放入加热浴(如烧杯)中,确保样品柱底部距离加热浴底部约 25mm(避免直接受热)。
插入温度计:感温泡顶端与样品柱顶端平齐(或按标准规定位置,如距样品表面 1mm),且不接触容器壁。
加入加热介质:液面应高于样品柱顶端约 10mm(确保样品均匀受热)。
加热与观察
开启加热装置,控制升温速率:初始阶段可稍快,当温度接近预期滴点前 30℃时,需稳定在每分钟升高 5±1℃(关键:速率过快会导致滴点偏高,过慢则偏低)。
密切观察样品状态:当样品开始软化、流动,直至第一个液滴从滴点杯底部滴落时,立即读取温度计示数,即为该样品的滴点。
平行实验
按上述步骤重复测定 1-2 次,两次结果差值需符合标准(如 GB/T 4929 规定不超过 3℃),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实验结束与清理
关闭加热电源,待加热介质和仪器冷却后,倒出介质(可回收重复使用,若污染则废弃)。
用溶剂(如石油醚、酒精)清洗滴点杯、试管等配件,去除残留样品,烘干后存放。
记录实验数据(样品信息、环境温度、加热介质、两次测定值、平均值等)。
四、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加热时避免接触高温部件,使用硅油等易燃介质时远离明火;若样品滴点过高(如超过 200℃),需确保仪器耐高温性能达标。
温度计校准:每月至少用标准温度计校准一次,确保读数准确。
样品代表性:取样时需从样品容器不同部位取样,混合均匀,避免局部杂质或氧化层影响结果。
环境控制:实验环境温度应稳定(避免气流直射仪器),否则可能影响升温速率和观察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