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仪主要用于评估润滑油在高温、氧化条件下的稳定性,不同型号仪器操作细节略有差异,以下为通用操作步骤的简单介绍:
一、前期准备
样品与试剂准备
润滑油样品:确保无杂质、水分,使用前摇匀并过滤(若有沉淀),按标准量取(如 50mL)。
辅助试剂:准备蒸馏水、标准抗氧化剂(用于校准)、清洗溶剂(如石油醚)。
仪器检查
确认加热系统(如油浴、电热炉)温控正常,设定目标温度(通常 160~200℃,按标准方法调整)。
检查氧气供给系统:氧气瓶压力充足,通气管道无漏气,流量计校准至指定流量(如 100mL/min)。
二、核心操作步骤
安装反应容器
将清洁干燥的氧化反应管(或烧杯)固定于加热装置中,加入样品和催化剂(如铜片、铁屑,按标准添加)。
连接氧气导管,确保导管末端浸没于样品液面下,避免气体逸出。
启动氧化反应
开启加热系统,升温至设定温度(控温精度 ±1℃),同时通入氧气,开始计时。
按标准要求控制反应时间(如 168 小时),过程中记录温度、氧气流量是否稳定。
监测与取样
定期观察样品颜色、黏度变化(可选配在线监测装置),或按时间节点取样检测酸值、沉淀物含量。
三、反应结束与数据处理
停止反应
达到设定时间后,先关闭氧气源,再停止加热,待反应容器冷却至室温(避免样品氧化加剧)。
样品分析
取出反应后样品,用标准方法测定氧化指标:
酸值(AN):通过中和滴定法计算酸性物质生成量,评估氧化程度。
沉淀物含量:用过滤或离心法测量不溶物,反映油液劣化情况。
黏度变化率:对比反应前后黏度,判断油品氧化聚合或分解程度。
数据记录
记录氧化时间、温度、氧气流量、样品初始 / 最终指标,计算氧化诱导期或氧化安定性指数。
四、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高温操作时佩戴隔热手套,反应区域需通风良好,避免氧气泄漏遇明火引发危险。
氧气钢瓶需固定,远离热源,使用后关闭总阀。
仪器维护
每次使用后用溶剂清洗反应管、导管,去除积碳和油垢;催化剂(如铜片)若氧化严重需更换。
定期校准温控系统和氧气流量计(建议每月一次),确保参数精度。
标准符合性
操作需符合相关标准(如 ASTM D2272、GB/T 12581),不同行业(如航空、工业润滑)对氧化测试条件要求不同,需按实际需求调整。
五、常见故障与处理
温度失控:立即断电,检查温控器或加热元件,若超温需待冷却后重新启动。
氧气流量异常:检查管道是否堵塞、漏气,更换损坏的流量计或阀门。
数据波动大:确认样品均匀性、催化剂活性,或重复实验排除偶然误差。
通过规范操作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仪,可准确评估润滑油的抗氧化能力,为油品选型和寿命预测提供依据。操作前需熟读仪器说明书并严格遵循标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