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特

集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一站式服务 得利特----25年分析仪器专业制造商

咨询热线   18600631915
55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台式余氯分析仪的注意事项
台式余氯分析仪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9.02
信息摘要:
台式余氯分析仪是用于精准检测水体中余氯(包括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含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食品饮料、医疗卫生等领域。

台式余氯分析仪是用于精准检测水体中余氯(包括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含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食品饮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为确保仪器检测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操作安全,需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涵盖安装环境、校准、样品处理、操作、维护、安全等全流程:

一、安装与环境注意事项

仪器的运行环境直接影响检测稳定性,需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温湿度:

温度控制在 5~40℃ 之间,避免高温(如靠近暖气、烘箱)或低温(如靠近空调出风口、门窗缝隙),防止电子元件老化或试剂活性降低;

相对湿度≤85%(无冷凝),潮湿环境易导致仪器内部电路短路、电极发霉,建议潮湿地区搭配除湿机使用。

避免干扰源:

远离强电磁设备(如大功率电机、变频器、微波炉),防止电磁干扰导致数据跳变;

避免阳光直射仪器显示屏和检测模块,强光会影响光学传感器(如比色法仪器)的检测精度。

放置位置:

置于平稳、水平的工作台面,避免震动(如临近水泵、离心机),震动可能导致电极接触不良或比色皿移位;

预留仪器两侧及顶部 10~15cm 空间,保证通风散热,防止仪器内部温度过高。

二、校准相关注意事项(核心:确保数据准确)

台式余氯分析仪需定期校准,否则会因电极漂移、试剂衰减导致检测误差,具体要求如下:

校准时机:

初次使用前必须完成校准;

每次更换检测试剂(如 DPD 试剂)或电极后需重新校准;

正常使用时,建议 每周校准 1 次(高频率使用场景,如每天检测≥20 次,可缩短至每 3 天 1 次);

若检测数据与标准样品偏差超过 ±5%,或仪器提示 “校准过期”,需立即重新校准。

标准溶液要求:

使用 有溯源性的余氯标准溶液(如国家计量认证的标准物质,浓度需覆盖常用检测范围,如 0.1mg/L、1.0mg/L、10mg/L);

标准溶液需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封后若为瓶装,建议 7 天内用完(密封冷藏可延长至 15 天),避免污染或浓度挥发;

配制稀释液时,需使用无氯纯水(如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不可用自来水或含氯蒸馏水。

校准操作: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步骤执行,先 “调零”(用无氯纯水作为空白样),再 “标定”(依次检测不同浓度标准溶液);

校准过程中避免触碰电极敏感膜(如克拉克电极),若标准溶液溅到电极,需用无氯纯水冲洗并吸干后再继续;

校准完成后,需用另一份未参与校准的标准溶液验证(误差应≤±3%),确认校准有效。

三、样品与试剂处理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样品需具有代表性:采集时避免样品静置(余氯易挥发),应在取样后 30 分钟内完成检测;

若样品浑浊、含悬浮物(如污水),需用 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防止堵塞仪器管路或污染电极 / 比色皿;

样品温度需与仪器工作温度一致(通常为 20~25℃),若样品过冷或过热,需先在室温下平衡 30 分钟,温度差异会导致余氯溶解度变化,影响检测值。

试剂使用规范:

试剂需在 规定条件下储存(如 DPD 试剂需避光、冷藏 2~8℃,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导致失效);

配制试剂时,严格按说明书比例称量,避免浓度偏差(如 DPD 指示剂浓度不足会导致显色偏浅,检测值偏低);

不同品牌、型号的试剂不可混用(如某些仪器配套试剂含特定稳定剂,混用可能产生干扰物质);

试剂若出现变色、浑浊、沉淀,需立即废弃,不可继续使用。

四、日常操作注意事项

开机与关机:

开机前确认电源电压与仪器额定电压一致(通常为 220V±10%),电源需接地,防止漏电;

开机后需预热 15~30 分钟(具体以说明书为准),待仪器显示屏数值稳定后再开始检测;

关机前,若仪器有 “管路冲洗” 功能,需先用无氯纯水冲洗管路 3~5 次,再关闭电源,避免残留样品 / 试剂腐蚀管路。

检测过程:

进样时避免样品中混入气泡(气泡会占据比色皿空间或影响电极接触,导致数据波动),若有气泡需先排出;

每次检测后,需用无氯纯水清洗比色皿(或电极)3 次,并用干净滤纸吸干水分(不可擦拭电极敏感膜),防止交叉污染;

检测高浓度余氯样品(如≥10mg/L)后,需额外用稀盐酸(0.1mol/L)浸泡电极 5 分钟,再用纯水冲洗,避免高浓度余氯附着导致电极钝化。

五、仪器维护注意事项

电极维护(关键部件):

游离余氯电极(如克拉克电极):每周用专用电极清洗剂(或 5% 稀硝酸)浸泡 10 分钟,去除表面污垢;敏感膜若出现划痕、破损,需立即更换(通常电极寿命为 6~12 个月,视使用频率而定);

参比电极:定期检查填充液(如 KCl 溶液)液位,若低于刻度线,需及时补充(不可用自来水或其他溶液替代),防止参比电位漂移。

管路与比色皿维护:

每周用 5% 柠檬酸溶液冲洗管路 1 次,去除水垢或生物黏附(尤其用于自来水检测时,钙镁离子易沉积);

比色皿(光学法仪器)需用软布或专用擦镜纸清洁外壁,避免指纹、污渍影响透光率;若内壁有顽固污渍,可用 30% 酒精浸泡后冲洗,不可用硬物刮擦。

仪器内部维护:

每月打开仪器侧盖(断电状态下),用干燥毛刷清理内部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导致散热不良;

检查线路接口(如电极连接线、电源插头)是否松动,若有接触不良,需重新插拔并固定。

六、数据管理与异常处理

数据记录:

每次检测需记录完整信息:检测时间、样品名称、校准状态、试剂批次、检测值,便于追溯;

若检测数据异常(如与历史数据偏差过大),不可直接记录,需排查原因(如样品是否变质、校准是否过期、电极是否污染),排除问题后重新检测。

异常处理:

若仪器显示 “无信号”“数据溢出”,先检查电极连接是否正常、样品是否超出检测范围(如样品余氯浓度高于仪器上限,需稀释后检测);

若比色法仪器显色异常(如不显色、颜色偏深),需检查试剂是否过期、样品是否含干扰物质(如 Fe³+、Mn²+ 会导致 DPD 法显色偏深,需添加掩蔽剂);

无法自行排查的故障(如电路故障、传感器损坏),需联系厂家售后,不可自行拆解仪器核心部件(如检测模块、主板)。

七、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试剂安全:

操作腐蚀性试剂(如盐酸、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时,需佩戴 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若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5 分钟,严重时就医;

试剂不可入口,操作后需洗手,避免误食。

用电安全:

仪器运行时不可插拔电源插头或电极连接线,防止触电或损坏仪器;

仪器出现冒烟、异味等故障时,立即断电,断开电源,联系售后。

废弃物处理:

检测后的废液(含余氯、试剂)需集中收集,按 “危险废物” 规定处理(如中和后达标排放,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废弃电极、试剂瓶需分类回收,不可随意丢弃。

八、长期存放注意事项

若仪器超过 1 个月不使用,需按以下步骤存放:

清洗管路、电极、比色皿,确保无残留试剂;

电极需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如电极储存液,不可用纯水长期浸泡);

断开电源,盖上防尘罩,置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

每月开机预热 30 分钟,检查仪器状态,防止部件老化。

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有效保证台式余氯分析仪的检测精度(误差≤±2%)、延长使用寿命(通常为 3~5 年),同时规避操作风险,确保检测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B1110台式余氯分析仪


相关产品

A1035便携式颗粒计数器

A1035便携式颗粒计数器

采用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专用于现场油液污染度等级快速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检测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在高温高压等及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内置微水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进行污染度检测时,可对水含量和油液温度一并检测。适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即绝缘油)、液压油、润滑油、合成油等油液。 适应标准:ISO4406、NAS1638、SAE4059、GJB420A、GJB420B、GB/T14039等。 应用领域: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港口、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
A1020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

A1020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

A1020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采用模糊控制集成软件,模块化结构,符合国标、美标等标准。应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科研部门等。 适应标准:ASTM D92、GB/T3536
A1011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

A1011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

A1011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可测量透明或半透明液体的同样精度,包括原油、轻重质燃料油、润滑油、添加剂、废油的运动粘度。是有恒温、粘度测试、清洗、烘干等功能的全自动机型,不需人员随机操作,操作员放样后,可离开现场,仪器能自动完成全部任务。 适应标准:GB/T265、ASTM D445 应用领域:电力、石油、化工、环保及科研部门。1、需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特性的油品。
C2010在线精密露点仪

C2010在线精密露点仪

C2010在线精密露点仪适用于压缩空气或工业过程气体湿度的连续测量,坚固可靠的经济型阻抗露点变送器适应气体: H2, 压缩空气, SF6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