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料油分为馏分油型和残渣型两大类,同时又根据残炭、粘度、密度以及水分等指标的不同,将船用残渣燃料油分成不同牌号。对于现阶段的船用残渣燃料油而言,其总体质量已基本满足燃烧需求。但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提升船用残渣燃料油的综合质量,并降低硫含量已成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同时,船用残渣燃料油的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船舶航行的安全与运输成本,还会影响到离心机、过滤器等设备的运行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发动机的磨损。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船用残渣燃料油指标的检测,严格控制燃料参数,按照检测规范要求,在充分认识到船用残渣燃料油检测指标对用油的指导意义的同时,加强指标检测工作的开展,为提升船用残渣燃料油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指标检测依据标准如下:
船用残渣燃料油 | |
运动粘度(50℃)/(mm²/s) | GB/T 11137 |
密度(kg/m³) | GB/T 1884和GB/T 1885a |
碳芳香度指数(CCAI) | 见附录F |
硫含量b(质量分数)/% | GB/T 17040c |
闪点(闭口)/℃ | GB/T 261(步骤B),参见附录G |
硫化氢d/(mg/kg) | IP570(步骤A) |
酸值e(以KOH计)/(mg/g) | GB/T 7304 |
总沉积物(老化法)(质量分数)/% | SH/T 0702 |
残碳(质量分数)/% | SH/T 17144 |
倾点f/℃ | GB/T 3535 |
水分g(体积分数)/% | GB/T 260 |
灰分(质量分数)/% | GB/T 508 |
钒/(mg/kg) | IP501h |
钠/(mg/kg) | IP501 |
铝+硅/(mg/kg) | IP501i |
净热值/(MJ/kg) | GB/T 384j |
使用过的润滑油(ULO)/(mg/kg) | IP501 |
得利特专注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达25年,致力于为全国企业提供高性能的自动化的分析仪器和专业化的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
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仪器80多种,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得利特公司以石化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航空油液检测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为技术班底,集思广益,推出系列精品润滑油、燃料油、润滑脂添加剂等石油化工产品分析检测